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 新闻中心

筑牢非遗保护根基 激活传承创新活力——非遗传承与保护专题研修班启幕

2025年9月22日,中国非物质文化研修培训计划——非遗传承与保护专题研修班开班仪式在兰州文理学院举行。

此次研修班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,兰州文理学院主办,教育培训中心承办。研修班旨在提升传承人群体数字化保护非遗的能力,提升传承人技艺技法能力和应用新媒体传播的能力,全面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水平,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,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,筑牢非遗保护根基,激活传承创新活力。

兰州文理学院党委委员、副校长刘畅教授、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一级主任科员祁晓亮以及来自定西、甘南等地的25名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,开班仪式由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赵宁主持。

刘畅副校长在致辞中强调,学校高度重视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工作,长期致力于系统化、实践性教学改革,全面提升传承人的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;要求学员要明确研培目标,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从艺、从业能力;通过培训拓宽非遗传承人群在传统文化、传统技艺、营销知识等方面的视野,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。

祁晓亮同志针对本次研修班提出三点要求:一是要准确把握研培的原则。承办的机构要秉持强基础、增学养、拓眼界的原则,组织好本期研培的各项环节。二是要着眼培养工匠精神。各位参训的学员在研培过程中要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、一丝不苟、追求卓越,要树立扎根非遗事业,择一事终一生的家国情怀,争做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继承者、实践者、传播者。三是要着力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。各位参训的传承人要通过学习专业知识、研究技艺、开展交流、研讨与实践。进一步提升传承实践能力,真正做到学有所思、学有所得、学有所成。

学员代表王振华代表全班作表态发言,在为期30天的学习过程中,各位学员要严格遵守学校和研培班的各项规章制度,加强相互交流,形成持续性学习、研讨、创作的良好氛围和凝聚力。

研修班特邀了非遗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、资深非遗保护工作者进行授课。课程内容涵盖非遗政策法规解读、非遗数字化保护与存档、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、传统工艺振兴策略、知识产权保护在非遗领域的应用等多个前沿热点议题。专家们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案例分析,为学员们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宏观的政策视角,帮助大家准确把握非遗保护的时代要求与发展方向。本次研修班还精心安排了实地考察环节,将邀请多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亲临现场,分享了一线传承的宝贵经验与面临的挑战。

开班仪式结束后兰州文理学院学院副教授刘玉忠博士就《文旅融合赋能: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的创新研究》拉开了研修班学术讲座的序幕。刘教授从甘肃非遗资源现状、文旅融合驱动机制、创新传承路径设计、典型案例实践分析、可持续发展保障、未来行动建议六方面进行深入讲解,内容丰富,案例鲜活。在研讨环节,学员们展开了热烈讨论,分享各自创新传承路径设计经验,探讨共同面临的困境,相互启发,凝聚共识。

研修班课程聚焦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与难点,课程设置丰富多元,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,后期将陆续安排专家教授讲授精彩纷呈的讲座。

撰稿:王春雯
通讯员:王春雯
审核:展丽蕊 赵宁

Copyright 2020-2025 © 兰州文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: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北路400邮编:730000

陇ICP备14001863号-1 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1073号  管理维护:兰州文理学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办公室